&esp;&esp;伙夫们这才住口。
&esp;&esp;不多一会,喷香的烤兔肉和兔子汤出炉,刘虎端回来放在萧燧面前连声催促:“将军你是不是又饿得腹痛了?赶紧用点,郎中说过您可不能再不好好吃饭了。”
&esp;&esp;“嗯,我知道。”萧燧答应一声,仰头闷了鸟蛋汤和炒蛋,推开烤兔肉,“兔肉你们吃吧。”
&esp;&esp;他确实饿坏了。
&esp;&esp;今天说是有大朝会,天不亮的时候,军营还没开火,萧燧不想坏了军中的规矩搞特殊,没让人做饭,随便抓了个干巴巴的饼,就着凉水吃了就赶去皇宫上朝。结果进了上阳宫门,硬是等到日头高挂才见到父亲姗姗来迟。之后朝臣扯那些没用的破烂事折腾到太阳下山。他又平白挨了一场骤雨和姜南风的挤兑。
&esp;&esp;萧燧闷了满肚子火,这才撒开蹄子冲去树林里打猎。
&esp;&esp;再一耽搁,回营时已经亮起了漫天星斗。
&esp;&esp;热汤和油汪汪的炒蛋下肚,丝丝缕缕的闷痛总算离开萧燧。
&esp;&esp;他长舒一口气,松开了始终抵在肚子上的手。
&esp;&esp;亲兵们不知道萧燧这一整天受了好几通闷气,看他吃完饭,好奇地打听:“将军,今天上朝都有什么事儿啊?大王是不是封赏将军了?”
&esp;&esp;在场的都是萧燧亲兵,这些年来一直跟着他风里来雨里去,有过命的交情。
&esp;&esp;对着亲兵,萧燧没什么不能说的。
&esp;&esp;萧燧看了亲兵们一眼,沉声道:“今日确实封赏官员了,但没我的份。”
&esp;&esp;亲兵们相互交换过眼色,马上追问问:“那大王还有其他交代将军做的吗?”
&esp;&esp;加官进爵的事情一天分不完,暂时没有不算问题,但总不能一直让将军闲赋在军营里无所事事。
&esp;&esp;萧燧脸色重新变差:“父王让我护送魏王后扶灵回乡。”
&esp;&esp;“什么?那个妖后,谁沾上这妖后都要坏了名声的!”亲兵们顿时大惊失色。
&esp;&esp;萧燧:“魏王后从头到尾没露面,约莫不难相处。”
&esp;&esp;“什么?”
&esp;&esp;萧燧不禁回忆起姜南风的恶言恶语,猛地一拍桌子,怒道:“她儿子姜南风,真是太可恶了!”
&esp;&esp;第11章 你等着吧
&esp;&esp;111你等着吧——正好缺人看门
&esp;&esp;夏王萧渊打仗的本领不差,可惜他年纪已经不小了,并不愿意亲自上战场拼杀,而他的儿子里就只有萧燧不必带着几倍的兵力就能打胜仗。
&esp;&esp;夏王不喜欢萧燧不假,但他不儍。
&esp;&esp;因此,萧家十二路大军之中,萧燧能够调动八支,其中四支全部出自辽东刘氏,与他血脉相连。
&esp;&esp;这四支大军是萧燧的母亲刘沐芳带来萧家的嫁妆之一。他们既是萧燧的亲人,也是萧燧的亲兵,奉萧燧为主,将身家性命和个人荣辱系于萧燧一身。对于萧燧应得的利益,这群亲兵比萧燧本人还上心。
&esp;&esp;萧燧自小是人中龙凤、天之骄子。他太过顺遂的生活,重义轻利的天真和不合时宜的固执占了萧燧性格的绝大部分。
&esp;&esp;在这乱世之中,萧燧实在是个难得的厚道人。
&esp;&esp;但现在萧燧说了什么?他居然抱怨姜南风可恶。
&esp;&esp;这问题可太严重了!
&esp;&esp;亲兵们可不敢把这当成小事,刘虎马上说:“将军稍等,我去请张先生过来!”
&esp;&esp;他们这群粗人笨,但谋士肯定懂。
&esp;&esp;刘虎转身就跑。
&esp;&esp;片刻后一名坐在轮椅上面色苍白的中年男人被刘虎推回萧燧帐篷。
&esp;&esp;姜南风看到张问策只穿着单薄的春衫,马上起身将挂在架子上的狼皮裘衣给他盖上:“刘虎,你太鲁莽了,怎么让张先生穿着这么点就出来了。夜风凉,冻着先生,看我不罚你。”
&esp;&esp;张问策缩着肩膀裹紧披风。
&esp;&esp;身上暖和起来,张问策捋着胡须低声咳嗽:“殿下说的是,多打刘虎几棍子,长长记性,板一板他轻狂性子。”
&esp;&esp;刘虎摸着自己后脑勺小声反驳:“我不是替将军着急么——对了,张先生,将军遇上麻烦了,你快帮着想想办法